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连接南北经济。(×) 改正: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 2、科举制正式确立于隋炀帝时期,他创立了进士科。(√) 3、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突厥入侵。(×) 改正: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引发农民起义。 4、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社会经济繁荣。(√) 5、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军事运输。(×) 改正:主要功能是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巩固统治。 第二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6、唐太宗时期,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被比喻为“镜子”。(√) 7、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建立了唐朝。(×) 改正:武则天是唐朝皇帝,改国号为周,但唐朝后来恢复。 8、“开元盛世”出现在唐太宗时期。(×) 改正: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 9、唐朝的均田制规定,农民可以永久拥有所分配的土地。(×) 改正: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死后归还。 10、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改正: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 第三课 开元盛世 11、唐朝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布局对称,商业繁荣。(√) 12、开元盛世时,唐朝的均田制已经彻底瓦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改正:开元前期均田制仍有效推行,土地兼并问题在盛唐后期才开始凸显。 13、开元盛世时期,唐朝的商业活动被严格限制在"市"内进行。(√) 14、唐三彩是一种瓷器,主要用作日常生活器皿。(×) 改正:唐三彩是低温釉陶器,多用于随葬品。 15、唐朝的“坊”是商业区,“市”是居民区。(×) 改正:“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严格分开。 第四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6、安史之乱的发动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持续了八年。(√) 17、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权力加强,藩镇割据被彻底消灭。(×) 改正:藩镇割据加剧,中央权力削弱。 18、黄巢起义推翻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