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共24分) 1. 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B ) A. 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 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2. “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 ) A. 刻有记录殷墟文字的甲骨 B. 商汤灭夏的神话传说 C. 《史记·殷本纪》的记载 D. 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 3.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 C ) A. 因征服越族而制 B.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巩固了国家统一 D. 在灭六国过程中实施 4. 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反映出( D ) A. 南北政权对峙 B. 江南经济开发 C. 书法艺术成熟 D. 北方民族交融 5. 如图所示的运河( C ) A. 旨在开发珠江流域 B. 以都城长安为中心 C. 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D. 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6. 铁木真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历史功绩是( B ) A. 创制契丹文字 B. 统一蒙古草原 C. 建立女真政权 D. 设立行省制度 7. 下图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新闻内容有( D ) ①谭嗣同英勇就义; ②鸦片战争爆发; ③《马关条约》签订; ④辛亥革命成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 A.内战爆发 B.汀泗桥战役 C.成立兴中会 D.重庆谈判 9. 小宇同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