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名著导读《西游记》考点解析

七上名著导读《西游记》考点解析

  • 简介

    七上名著导读《西游记》考点解析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在科举中屡遭挫折,直到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因看不惯官场黑暗,晚年辞官归乡,专心著述,贫老以终。 唐太宗贞观初年,和尚玄奘徒步去天竺(今印度)游学。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此后,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作,完成了《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故事引人入胜,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并与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一行西行取经,一路上历尽艰险,打败各路妖魔鬼怪,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第一部分(第一回~第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八回~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七上名著导读《西游记》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