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不忘初心——《红岩》读后感 在没看《红岩》这本书之前就有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但是并不是有很深入的了解,只知道《红岩》里有一位江姐很有名气和魄力。看完了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被英雄前辈们的钢铁意志所折服。 《红岩》这本书,是罗广斌和杨益言用心血铸就的名作,以重庆解放为历史事件的长篇小说,揭示了一桩桩刻骨铭心,血流成河的阴谋与罪行,塑造了一位位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者们,江姐、刘思扬、许云峰、余新江、成岗他们用己的生命换来了重庆的黎明。这部经典著作记录了英雄的历史,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国的罪行,体现了在无边炼狱中革命精神的蜕变,英雄灵魂的飞升,革命者坚定的信仰在这无间的炼狱中暴发无限可能,展现了每一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无比高尚的人生观,为重庆解放立下了不世之功,让人敬佩不已。 《红岩》书中对渣滓洞、白公馆内发生的悲惨事件进行了细致描述,逼仄的牢房不过方寸之地,却不可思议的容纳了无数革命者生命与鲜血。在这炼狱中,肉体与精神被双重摧残,成岗所受的致幻剂,江姐的指甲被钉入竹签,肉体的痛苦被无限放大,信仰的力量也因此不断加强,正如江姐所说“毒性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她在就义前整理衣衫从容赴死,当地下党员们在狱中绣制想象中的五星红旗时,信仰的力量在他们的心中正在不断凝实,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是永远不会被打垮的,这是何等的豪迈与坚定。 在这种黑暗与迷失的环境下,甫志高的信仰之力渐渐的崩塌,迷失了自我,背叛了革命,刘思扬、孙明霞这对夫妇,即使出身于资产阶级但革命的种子毅然让他们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觉悟,叛徒甫志高思想固执,一意孤行,不仅牵连了妻子,更使许多革命者锒铛入狱,他自私懦弱的性格被敌人轻易攻破,最后被革命者亲手解决。信仰消除不了人性上的缺陷,但若没有正确认识革命,人性的缺陷将会是最致命的弱点。 《红岩》不仅是一部红色革命著作,更是一曲人性的赞歌。这本书告诉我们,信仰不是对权力的臣服而是内心燃烧的熊熊烈火,当信仰之力划破黑暗,迎接黎明时,《红岩》精神将会照进每一个人的心中,使得红岩精神得以突破时空的界限,持续拓展这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