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猫・鼠》 主要内容: 鲁迅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 “正人君子”,阐述了自己仇猫的原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还曾被认为吃了作者小时候心爱的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作者对猫也再无好感,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主题思想: 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对这类人的厌恶。 《阿长与〈山海经〉》 主要内容: 记述了儿时与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阿长善良、朴实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作者对她害死自己隐鼠充满憎恨和厌恶,但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主题思想: 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与爱。 人物介绍: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生得黄胖而矮,“长”并非是对她身材的形容,也不是她的本名。至于她的真实姓名,鲁迅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曾说过自己叫什么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