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之中国】 材料: (1)将材料一中三个文物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填序号) ①②③。 (2)材料一中图③青铜器利簋刻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尚书•牧誓》也记载:“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利簋和《尚书》共同记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史料运用的角度,谈谈这两段记载对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启示。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文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增加史料的可信度。 2、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最能从整体上表现其神韵的核心精神,是尚“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经典《周易》蕴含了尚“和”精神,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必须和合、平衡才能顺利发展。庄子认为“与天和得‘天乐’”,主张清静无为、物代两忘。尚“和”精神还表现为在处理问题时避免走向极端。但也不要作无原则的调和,故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此外。诸如“家和万事兴”“和衷共济”等训条,都彰显了尚“和”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