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期中常考论述题(小论文) 1.阅读下列史料,以“河”为主题自拟标题,阐述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且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材料一: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材料二: 观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不仅促使产生了多彩的亚洲文明,也导致中国境内文明形态的丰富多样。 论述:我国原始农耕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业生产。由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产生了河姆渡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主要种植水稻,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产生了半坡为代表的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此后人类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走向定居,制造陶器,创造文字,挖掘水井等。 结论:总之,河流影响到了中国文明的产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