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必读名著【唐诗三百首】

九年级上册必读名著【唐诗三百首】

  • 简介

    【作者简介】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主要作品:选编《唐诗三百首》,亦有《蘅塘漫稿》、《排闷录》、《异闻录》等著作传世。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主要内容】 诗歌类型:选集中的诗歌覆盖了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以及乐府等多种体裁。 诗歌主题:《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抒情诗、叙事诗、政治诗、边塞诗、送别诗、咏史诗等,展现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 代表性诗人:选集中收录了唐代众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杜甫(36首)、李白(28首)、王维(14首)、李商隐(14首)等,这些诗人分别代表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的诗歌风格。 教育功能:原本是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编纂的,因此选录的诗歌大多朗朗上口,易于背诵,适合教学使用。 注释与评点:书中包含对诗句的注释,解释典故出处,以及对诗歌的评点,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创作意图和美学价值。 反映社会风貌:通过这些诗歌,读者可以窥见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以及诗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唐诗三百首》因其广泛的选材、精美的编排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学习唐诗的首选读本,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集合,更是唐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窗口。

九年级上册必读名著【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