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者缘起 《唐诗三百首》原署编者“蘅塘退士编”。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名儒言行录》、《梁溪诗钞》及《无锡金匮县志》、《续修江苏通志》、《新安孙氏家乘》等书,清人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第十二卷有一条著录:“《异文录》十二卷,清蘅塘退士孙洙辑,道光戊戌精刊巾箱本。”将“蘅塘退士”与“孙洙”并署。 二、作者生平 孙洙(1711-1778),字临西,又作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乾隆九年(1744)甲子以庠生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十年乙丑副文理明通榜,除上元县教谕。十六年辛未,中吴鸿榜进士。历任直隶卢龙、大城,山东邹平知县。平生工诗文,擅书法,书宗欧阳询,诗学杜少陵。诗入《梁溪诗钞》,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春,辑《唐诗三百首》。孙洙以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卒。 孙洙一生值得称道者有三: 其一是读书。孙洙少时颖敏过人,然家境贫困,冬日读书时常常握木块于手中,以为木生火可以御寒。他是同乡硕儒吴鼎(字容斋)的高足弟子,读书选择名师。做官时,在处理公事之余,专心读书,不改书生本色。 其二是做官。孙洙做官,所到之处,都能谘访民间疾苦,与百姓谈叙如同家人。任大城知县时,捐钱浚河,民享其利。孙洙一生,虽为官数任,终究淡若寒素,两袖清风。每逢离任时,百姓都攀辕泣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