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铭记那道永不褪色的伤疤》 防空警报划破清晨的宁静时,我正站在学校的宣传栏前。玻璃橱窗里,泛黄的照片上,八路军战士背着步枪涉过齐腰深的河水,泥浆在他们裤腿上结成硬壳,却挡不住眼里的光。这是历史在凝视我们——提醒每个中国人,有些记忆永远不能尘封。 1937年的南京城,冬雪混着硝烟落在断壁残垣上。一位名叫李秀英的孕妇被日军刺伤三十余刀,腹中胎儿天折,她却奇迹般活了下来。临终前,老人颤抖着抚摸腹部的伤疤:“疼了八十年,但我不能忘。”这道伤疤,是民族肌体上永不愈合的创伤,更是抗争精神的勋章。在平型关,八路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撕开日军的装甲洪流:在滇缅公路,筑路民工用竹筐背土,在崇山峻岭间铺就抗战生命线。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用骨骼堆成了民族的脊梁。 如今的和平年代,有人说“过去的事该翻篇了”。可当我在博物馆看到那顶弹痕累累的钢盔,在教科书里读到“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在烈士陵园触摸冰凉的墓碑时,分明听见历史在呐喊:忘记苦难,就是背叛。去年夏天,我去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昏暗的展厅里,一面墙的玻璃柜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