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月考/期中必背易混易错问答60道

八上生物月考/期中必背易混易错问答60道

  • 简介

    1、 人体主要依靠哪些感觉器官来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答: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皮肤(触觉、温度觉、痛觉等)。 2、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中,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通过调节曲度使物像清晰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其上含有对光线敏感的感光细胞。 3、 视觉是如何形成的?(简述过程) 答: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物像→视网膜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分别是什么?如何矫正? 答:近视成因主要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配戴凹透镜矫正。远视成因主要是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可配戴凸透镜矫正。 5、 耳的结构中,鼓膜、耳蜗和前庭半规管分别有什么功能? 答:鼓膜接受声波振动,产生震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6、 听觉是如何形成的?(简述过程) 答: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

八上生物月考/期中必背易混易错问答6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