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巷尾的“时光修补师”》 老巷尽头的修车铺,是我上学路上最常经过的地方。铺主是位姓陈的爷爷,总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上布满油污,像缀着无数黑色的星子。大家都叫他“陈师傅”,却少有人知道,他守着这方寸之地,已整整三十年。 最初注意到陈师傅,是因为我的自行车链断了,那天放学赶上下雨,我推着车急得快哭了,他却从铺里探出头,笑着招手:头,进来躲躲雨,车我帮你看看。”他蹲在地上,枯瘦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链条间,雨水顺着屋檐滴在他肩头,他却浑然不觉。修好车后,我递钱给他,他却摆手:“举手之劳,下次车有毛病再来。 后来我发现,陈师傅的“不收费”,藏在许多细节里。隔壁张奶奶的小推车轮子松了,他悄悄加固;放学的孩子自行车胎没气,他总是免费打气;就连铺前那条被雨水冲得坑洼的路,他也趁着空闲,用碎石和水泥一点点填平。有人说他傻,他却笑着说:“大家住在一条巷子里,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最让我动容的,是去年冬天。老巷要翻新,不少老店都搬了,有人劝陈师傅去临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