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无常”的时候,作者巧妙地融进了对现实的议论,说说这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巧妙地借“无常”讽刺了现实中所谓的“正人君子”;在“鬼格”与“人格”的比较中,进一步强调了“无常”的可贵之处。 2.指出《五猖会》《无常》《狗、猫、鼠》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对比写法。 答:《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无常》中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在《狗、猫、鼠》中,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儿童在私塾读的那些枯燥的书和他们开小差时玩的那些有趣游戏形成了鲜明深刻的对比。 3.《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答: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4.《朝花夕拾》的主题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童年生活的回忆,以亲情、师生情、朋友情的怀念,对现实的讽刺,对父亲的忏悔。 5.《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 答: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后记》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