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堂笔记

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堂笔记

2023-05-12

教材分析:


《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中篇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小英雄雨来(节选)课堂笔记

作者介绍: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诗人。原名曾任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市作协驻会作家,一级作家。主要有长篇小说《将军河》《深渊》,作品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管桦文集》,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等。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



我会写:


晋:晋剧  晋见  晋级  东晋  秦晋之好


炕:火炕  土炕  炕头  炕席  尿炕


铅:铅笔  铅丝  铅印  铅华  铅粉


迈:迈步  迈进  豪迈  年迈  老迈


呜:呜呼  呜咽  一命呜呼  呜呼哀哉


栓:枪栓  栓塞  栓剂  脑血栓  消火栓


胳:胳膊  胳臂


膊:胳膊  赤膊上阵


劫:劫难  浩劫  劫持  抢劫  趁火打劫


绸:丝绸  绸缎  彩绸  棉绸  未雨绸缪(móu)


扒:扒开  扒拉  扒皮  扒着


敌:敌人  敌我不分  势均力敌  无人能敌


尸:尸首  尸体  尸骸  行尸走肉  尸位素餐


趁:趁早  趁机  趁势  趁钱  趁热打铁


慌:慌忙  慌张  慌乱  恐慌  惊慌  心慌



形近字:


炕(土炕)抗(抗争)  铅(铅笔)沿(沿途)


栓(枪栓)拴(拴住)  柜(书柜)拒(拒绝)


扒(扒开)趴(趴下)  慌(慌张)谎(说谎)



多音字:


囊 nāng鼓囊囊  náng气囊


吧 bā吧唧  ba好吧


塞 sāi塞车  sài边塞  sè堵塞


哇 wā哇哇大哭  wa好哇



近义词:


柔软——软和  商量——商议


打扮——装扮  赶快——抓紧


摇晃——摇摆  温和——温柔


凶恶——凶狠  可怕——可怖


可惜——惋惜  慌忙——急忙



反义词:


柔软——坚硬  危险——安全


扩大——缩小  集合——解散


歪歪斜斜——工工整整



理解词语: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简称;察,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两省)简称;冀,河北省简称。晋察冀边区是我抗日根据地之一。


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石头的)。


推推搡搡:搡,猛推。推推搡搡就是使劲推的样子。


劫难:灾难。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鸡冠花:一种草本植物,开的花形状像鸡冠,通常为红色。


扫荡: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本文指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进行野蛮的烧杀抢掠活动。


试探:用含义不很明显的言语或举动引起对方的反应,借以了解对方的意思。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漩涡:气体液体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


防备: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


睁眼瞎:比喻不识字的人;文盲。


飘飘悠悠: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



句子解析: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作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因为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2、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因为年龄小,面对雪亮的刺刀,敌人以为雨来害怕,不顾一切朝后院跑去,实际上,雨来是为了把敌人引开,保护交通员。


 


3、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鲜血滴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句子未加任何雕琢,意思却含蓄深刻。这句话既写了当时的场景,又将鲜血和爱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会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


 


4、有志不在年高。


 志:志气、志向;年高:年纪大。有志气不在于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大小来衡量,只要有志气,年轻也能做出优异成绩。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5、“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句子的反复,强调了大家见到雨来活着之后的万分欣喜和激动的感情。运用反复,把人们又惊又喜的情态、又疼又爱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5):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6~14):写雨来上夜校读书,接受爱国教育。


第三部分(15~24):写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25~41):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42~ 46):写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47~55):写雨来在敌人的枪口下巧妙逃脱。


问题归纳:


1、雨来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年代?


雨来是晋察冀边区芦花村人,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



2、文中共有几次写到游泳?对表现小英雄雨来的性格有何作用?


总共三次写到游泳。


第一次写游泳:文章的第2自然段,写每到夏天雨来就到还乡河游泳,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游泳本领。“雨来仰浮的本领是最高……”一句话突出了雨来的水性特别好,为下文写雨来从敌人的枪口下脱险做了铺垫。


第二次写游泳:文章的第4 5自然段,用一个生动的例子,具体的写出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表现了雨来的机智灵活,这正是他后来和“鬼子”做斗争的重要条件。


第三次写游泳:文章的第5 3自然段,这里不但再次说明雨来游泳本领高,而且进一步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的性格,赞扬了雨来确实是一位小英雄。



3、“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其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其作用是:强调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是“爱自己的祖国”,深化主题。



4、雨来为什么能成为英雄?他身上具有哪些品质?

(1)雨来生活在一个革命家庭中,父母都是抗日积极分子,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他从小就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

(2)雨来在夜校老师的教导下,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思想基础。

(3)雨来机智勇敢,游泳本领高超,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客观条件。

(4)日本鬼子侵略他的家乡,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雨来具有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5、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雨来是个小英雄?


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雨来是个小英雄 :①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②机智勇敢地和日本鬼子做斗争,宁死不屈。所以称他为“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