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北宋的政治 1、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但文化教育高度繁荣。(√) 2、王安石变法的核心目的是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改正:目的是富国强兵,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积弱问题。 3、北宋的"二府三司制"中,枢密院负责全国财政。(×) 改正: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掌管财政。 4、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5、北宋的科举制度比唐朝更加完善,录取人数大幅减少。(×) 改正:录取人数大幅增加,扩大了统治基础。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6、辽国由契丹族建立,其都城"上京"位于今北京。(×) 改正:辽上京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7、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仿照唐宋制度创立文字和官制。(√) 8、北宋通过"岁币"方式向辽和西夏求和,加重了财政负担。(√) 9、"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西夏签订的和平协议。(×) 改正:是北宋与辽国签订的协议。 10、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局面说明当时中国处于完全统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