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密度的角度认识物体的浮沉 (1)漂浮:ρ液>ρ物、V排<V物; (2)上浮(物体在液面下):ρ液>ρ物、V排=V物; (3)悬浮:ρ液=ρ物、V排=V物; (4)下沉(物体在液面下):ρ液<ρ物、V排=V物; (5)沉底:ρ液<ρ物、V排=V物。(以上各空均选填“>”“<”或“=”) 【二】将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沿汤匙注入玻璃杯中,如图所示,液体分成三层,则由上至下三种液体的密度依次增大(选填“依次增大”或“依次减小”);把蜡块和橡皮分别轻轻放入杯中,蜡块漂浮在A液体表面,橡皮悬浮在B、C层之间,则蜡块的密度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橡皮的密度。 【三】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S0的薄壁柱形玻璃杯A和实心物体B用细线相连,放入装有适量水(密度为)的薄壁柱形容器C中,当它们静止时,细线被拉直(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已知玻璃杯A的重力为2F0,物体B的体积为V0,柱